第一节---近代石家庄外籍侨民情况

来源:编辑:2017-03-15 查看数0评论0

 在上世纪初石家庄外来迁移人口中,也曾有不少外国籍移民出自不同目的,先后在此安营扎寨。石家庄虽然一直是个非开商埠,但从20世纪初兴修铁路始,外籍人口在石家庄就从未中断过。最早来到石家庄的洋人,非铁路勘测人员莫属。当时石家庄除了有法国工程师埃士巴尼等从事铁路勘探设计的人员外,还有为外国技术人员提供商品服务的外籍商人,例如,有在石家庄做生意的法国商人郎风、非里卜地以及意大利商人佛尔内洛等。京汉铁路由比利时银行投资,在收回铁路管理权之前,石家庄机务房事务是由投资方的比利时人掌管经营,中方收回铁路管理权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京汉铁路主管工程技术的“艺务总管”职位仍由外籍人把持。正太路由法国银行投资,铁路建成以后由法国巴黎银公司经营管理,正太铁路总局设在石家庄,全线设6个机车房,机房总管是法国总工程师阿拉伯赛,他掌握运营全权,石家庄建有专为法籍技术专家居住的公寓区。

 1907年前后,正太铁路通车时,一座法式建筑车站候车室前聚集了身穿马褂、头戴顶戴花翎的清朝官员以及西装革履的法国工程技术人员,车站上方的法文为“从石家庄到太原府”。这座标志性的老站,成为100多年前石家庄最早的西洋景之一。

 石家庄炼焦厂是中德合办企业,创办该厂的动议是由德国人汉纳根提出的,担任该厂技师的是德国专家高登伯博士,后来担任该厂工程师的是德国人西伯尔。石家庄名义上是非开商埠,实际上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华洋杂居”内陆城市。此外,居住在近代石家庄的外籍移民中,还有部分“传教之英美人”,[1]传教士还有丹麦人、意大利人、日本人等外籍人士。民国时期,到石家庄来从事开店经营或收购采买的外籍商人,虽然流动性比较大,但是始终络绎不绝。据1927年人口调查,石家庄有20名日本人,22名朝鲜人,日朝人数共计42人。[2]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占领石家庄,其他国籍的人士先后离开了石家庄。井陉矿务局及炼焦厂的德方股本被日方收买,原矿务局副局长鲍尔、会计德禄、原一矿工程师克莱玛、炼焦厂工程师西伯尔等德国人先后离开石家庄,有的到北京和天津谋生,有的直接回到了德国。石家庄沦为日本殖民地后,日本籍人口数量猛增。1939年2月,日本人在石的总户数达到1636户,人口数量达到6444人,其中,男性为4084人,女性为2360人。[3]此后,在石家庄的数量仍在不断增加,最高峰时“日本居留民为一万四千人”。[4] 1945年日本投降前,外籍人口为14062人,主要是日本人和朝鲜人。[5]1945年日本投降后,除布宫等日人被控,按战犯处理,送往北京,其余则遣返日本,也有部分日本人留了下来。根据1947年6月石家庄警察局统计,石门市外籍侨民150人,荷兰人1名,日本人149人,其中,男性78人,女性71人。[6]其实,近代石家庄城市人口中有没有外籍人士,并不能影响和改变这座新兴城市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属性,但是当石家庄沦为日本侵略者的殖民地后,日本居留民数占石家庄城市人口的8.23%之时,也是近代石家庄殖民地色彩最强烈时期。(李惠民)

[1] 石门日报社编:《石门指南》,第一编地理,1934年版,第12页。

[2] 《日侨数目之调查》,《益世报》,1927年6月16日。

[3] 陈佩:《石门市事情》,新民会中央总会1940年4月版,第13页。

[4] 张鹤魂:《石门新指南》,石门新报社1942年6月版,第44页。

[5] 据《华北政务委员会》统计局统计,《石家庄文史资料》,第2辑,1984年8月版,第129页。

[6] 《河北省外侨统计表》,1937年6月,《警风月刊》,1947年第6、7期合刊,第45页。

猜你喜欢

更多>>工作动态

更多>>侨界经济

更多>>视频新闻

更多>>图片新闻